信息中心

两会医药界代表关注什么?

 
 据“两会热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80万的网友参与了该次调查,关注度最高的前十大话题分别为:社会保障、居民收入、医疗改革、打虎拍蝇、教育公平、住房、环境保护、司法改革、金融风险和“一带一路”,前十的话题均为民生相关、反腐和财经相关话题。“医疗改革”暂居关注度排行榜第三位。近三成网友认为就医“药品贵、可报销药品少”问题突出。医改进行到现在,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网友投票排在前三位是“医疗资源紧张及分配不均”、“降药价”、“扩大医保用药范围”。还有不少网友留言呼吁降低药品价格、扩大医保用药范围。比如,有网友说:在以药养医的模式下,一些药厂发财了,却苦了医生、病人。还有网友表示:一些供应商和医生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很大程度是因为药品招标制度有漏洞。强烈呼吁重新审核药品招标、定价环节存在的问题。“两会”您究竟关注什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3月3日,2016年全国“两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拉开序幕,在本次两会上,中医药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吴以岭委员:发挥中医药转化医学优势 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向两提交“发挥中医药转化医学优势 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提案,为我国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他在提案中提出中医坚持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成为实现转化的关键环节,“理”即病机规律的新发现,“法”是新的干预策略,依据理论和治法的创新带来原创组方和新的用药选择,从而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并推动中医药学科发展。
    吴以岭委员指出,当代中医药发展应充分吸收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进展,遵循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坚持“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创新药物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并提出优化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传承学术思想,创新中医理论;提高临床疗效,重视组方原创;加快新药研发,促进产业发展等宝贵建议。
    焦家良委员:中医中药发展必须做减法 聚焦发力 轻装前行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理想科技集团、龙润集团、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董事长焦家良提交了一个关于发展彝族医药的提案。且在两会前夕,他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医中药发展,必须做减法,聚焦发力,轻装前行。
    针对抢在两会前夕出炉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焦家良表示,这对于推动中医药发展,可谓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他表示,中医药发展纲要的出台,不仅要在行业内推广,更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还有关键一点就是抓落实。目前,中医药已引起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从全民角度来说,宣传、推广、运用得还远远不够。
    张伯礼代表:中医药振兴迎来大好时机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也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关乎国计民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说自己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牢记将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谆谆嘱托,围绕中医药临床服务、科学研究、人才教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国际化等方面,从医院到企业,从学校到研究院所,走访、座谈、咨询,他的脚步从未停歇。
    他坚信,“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医药将在深化医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健康中国建设等征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胡瑞峰代表:中医药立法应充分体现民族医药特点
    “民族中医药需要更好的传承,立法应该对民族医药发展、人才培养、继承创新与文化传播、保障措施进行统筹兼顾。”全国人大代表、包头市传染病医院医生胡瑞峰认为,民族中医药法可以解决民族医药专家很多问题,例如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民族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以及民族医药人才匮乏等问题。
    胡瑞峰代表认为,民族医药虽不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发挥着维护民众健康的重要作用。“到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医医疗保健服务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蒙医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迎接它的将是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
    对于中医药立法,胡瑞峰希望在立法中能体现民族中医药法的成分,遵循民族医药发展规律,充分体现民族医药特点。“立法应该立足民族医药服务,保持和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对民族医药服务的需求。”
    无论褒贬 中医药都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儿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现代化转型这个大坐标上,在中西医正面碰撞中,有关中医药的存废,曾引发激烈口水战。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诺奖,再度引发人们对中医药的关注与激情。在今年的两会上,中医药更是成为代表委员们重点关注的话题。
 
    而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更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它将中医药发展,提升到“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
    从国务院发布的规划来看,中医药将在中国获得大力扶持,未来每个县将建立中医院,到2020年中药产值达到医药工业产值的30%以上。一方面以文化宣传教育的方式弘扬中医文化,促进需求。另一方面鼓励西医转向中医,形成中西结合,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发展将迎来重大利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医药以其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其“治未病”的预防理念更是深入人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更是给中医药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业内称,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目标将不再遥远。
    专家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其实,无论褒贬,不管毁誉,它都永远宠辱不惊地站在那儿,默默地为人类服务。
来源:中国药房